近日,省委高教工委、省教育厅联合发文表彰2017年度“双百工程”先进单位,我校位列其中。
在全国脱贫攻坚进入决战阶段之际,省委省政府实施“双百工程”,由全省百所高校结对帮扶百名贫困县,助力脱贫攻坚。“双百工程”是我省脱贫攻坚“3+X”帮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高校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。一年来,在校党委的领导下,我校认真谋划,积极落实扶贫攻坚政治任务。成立西安财经学院扶贫工作领导小组,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。校领导20余次赴商南走访调研、规划方案、问需对接,深入脱贫攻坚一线,督导检查,推进落实,结对帮扶工作格局已经形成,成效初步凸显。
发挥高校智库作用。为地方政府完成“梁家坟村三项规划”、“商南县富水镇田园综合体规划”、“商南县反贫困测度研究报告和商南县2018贫困指数”项目,受到高度肯定和好评。
实施教育培训、扶志扶智。举办2期“商南县校园足球教练员裁判员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”,举办商南县和商洛全市教育系统财务人培训班3期576人,提高中小学财务人员素质。
精准开展涉农培训,坚持“实际、实用、实效”设置培训“菜单”,开展多种形式的特色产业培训、村镇干部培训、贫困人口实用技术培训。先后举办了“青山镇脱贫攻坚技实用技术暨扶志扶智培训班”、过风楼镇特色农家乐餐饮技能培训班、农村电子商务技能培训班、“商南县第一期脱贫攻坚扶智培训班”、江西沟村和过风楼镇“农村实用金融保险培训班”、“太吉河社区脱贫致富技能培训班”、“太子坪村脱贫攻坚技能培训班”、“十里坪镇乡村文化建设与新闻宣传讲座”等10期12个班,共培训村镇干部、贫困群众719人次。内容涉及猪羊养殖、香菇、中草药种植、电子商务、餐饮旅游、三变改革、农村金融保险等多个方面。使贫困群众不仅拿到了脱贫致富的“金钥匙”,更激发了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。
开展文化下乡,移风易俗。组织我校省、市书协会员深入山区开展“送福写春联商南行”活动,书写春联900多幅;向捐赠期刊图书5700余册,在梁家坟村建立智慧扶贫实践基地;组织专家学者赴商南县对11所中小学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规划评估指导,助力优质均衡教。与商南县十里坪镇联合开展“四扶五风六化”精神文化脱贫系列活动,为5个村庄绘制47幅近1000平方米扶贫扶智宣传墙画。
推进产业帮扶,带动脱贫。在深度贫困的梁家坟村积极协助两委会发展集体产业。先后投资21万元帮助建立高山蔬菜基地、中药材示范基地,建设农产品保鲜库实施香菇种植大户带小户项目等,带动138户群众脱贫。由我校长期帮扶的致富带头人胡本胜被评为商洛市“十佳农民”,受到政府隆重表彰。
积极实施消费扶贫和民生帮扶。职工福利购买梁家坟村香菇、木耳,助力消费扶贫。建立梁家坟村党员活动室、文化室,改善两委会办公条件。实施商南县籍学生帮扶及爱心助学项目。
一年来,我校积极发挥专业和学科优势,挖掘帮扶潜力,与地方政府紧密配合,提升帮扶效果。采取“一镇一班”和“相对集中”的原则,送培训到村镇,服务山区百姓。光明网、搜狐网、华商网、陕西日报,陕西党建网、陕西网、省教工委教育厅官方网站等多家媒体聚焦我校扶贫工作。
学校将坚持已有特色和亮点,进一步找准补短强弱着力点,以项目促推动,实现新突破。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,助力实现贫困地区、贫困群众物质与精神共提升。加快产学研基地建设和提升,积极推进商南县优质农特产品进校园,促进校地合作双赢。